今天,你的耳朵还好吗?对于一个热爱生活、热爱音乐的人来说,在历尽人世间繁华后,月下倾听花开花落的声音,那是一种心灵的洗礼……
生活之美在于眼之所见和耳之所闻,试想失去听力的人生等同于失去一半的美好生活,这是多么让人伤心的事啊!可偏偏有那么多的耳疾慢慢侵蚀着人们的听力。中耳炎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,今天就让我为大家解开中耳炎的神秘面纱……
慢性化脓性中耳炎
耳由外耳、中耳、内耳三部分组成。
慢性化脓性中耳炎,是中耳粘膜、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。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、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。本病很常见,可引起严重的颅内、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。
为什么会得慢炎性化脓性中耳炎呢?
1.由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得到恰当而彻底的治疗,一般病程迁延6—8周的;
2.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,特别是婴幼儿,中耳免疫力差,急性中耳炎易演变为慢性;
3.鼻部和咽部的慢性病变;
4.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,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。
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,将其分为三种类型:
1.单纯型又称粘膜型。耳内间断流脓,量多少不等;上呼吸道感染时,反复发作,病情加重。脓的性质为粘液脓,一般不臭;静止期流脓停止。鼓膜紧张部有穿孔,穿孔的大小、位置不一,听力损失一般不重,为传导性听力损失。需要保守治疗。
2.骨疡型中耳炎又称肉芽型中耳炎。耳内长期持续流脓,脓液粘稠,可有臭气;若肉芽或息肉出血,则脓内混有血丝或耳内出血。病变超出黏膜组织,多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坏死,伴鼓窦或鼓室区域骨质破坏。患者有较重的传导性听力损失。根据情况决定手术。
2.胆脂瘤型中耳炎耳内长期持续流脓,脓量多少不等,脓液常有特殊的恶臭。听力损失可轻可重,为传导性或混合性。需要行手术治疗。
治疗原则为:去除病因、控制感染、清除病灶,通畅引流,以及恢复听功能。
手术方式会根据个人病情进行制定最佳手术方案,比如:鼓膜修补术、鼓室成形术、中耳乳突根治术、听骨链重建术等。
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
一、做手术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?
1.术前1天需要将手术侧耳部周围头发剃至距耳廓5-7cm(即耳周三横指),女病人还应备好皮筋将余发向健侧编成辨子或夹起,暴露出手术区域。
2.术前晚洗头、沐浴、更衣、准备便盆,冬天注意保暖,防止着凉。
3.术前需要禁食12小时,禁水8小时,目的是避免麻醉后发生误吸等意外。
二、手术做完后,大家都有一些问题咨询小护,那小护将手术后常见问题总结一下吧
1.出现眩晕、头晕怎么办?
头部活动时会有轻微的眩晕,活动时尽量慢、轻一点,如眩晕不再加重则无需特殊处理。患者长时间卧床后起身常会出现头晕,应搀扶患者在床边静坐片刻,待头晕消失,再做简短步行,使其逐步适应,切忌操之过急。
2.手术后饮食应该注意哪些?
术后3-5d给予半流质或软食,尽量减少咀嚼运动,利于局部休息,创口早愈。随着创口痊愈可以从软食过渡到普食,避免刺激性食物,增加蛋白质饮食,以肉类、蛋类和奶类为首选。同时增加复合维生素食物,多吃蔬菜、水果,保持大便通畅。
3.手术后重点观察什么?
手术后应该密切观察有无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面瘫、眼球震颤、头痛、意识障碍、昏迷等颅内并发症的症状出现;如术后患者立即出现面瘫时,可能为手术损伤面神经或麻醉药暂时阻滞,积极配合治疗。
4.啥是面瘫呢?
面瘫就是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突出表现,如口角歪斜,流涎,讲话漏风,鼓腮和吹口哨漏气,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。
5.手术做完了怎么还听不清楚呢?
术后听力即刻提高的情况很少;由于组织肿胀和外耳道填塞,甚至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。术后6—8周慢慢出现听力提高,达到最大程度可能需要4—6个月。
6.怎么手术做完了,耳朵还有东西流出来呢?
在康复期间可能会有血性或水性的分泌物,需要每日定期更换耳道口的干棉球即可,洗头、洗澡时,外耳道用干棉球堵住,以免水进入耳内,保持外耳道清洁;分泌物逐渐减少,如果出现脓性或有臭味的分泌物,及时告知医生。
7.什么时候伤口拆线呢?伤口什么时候就不疼了?
一般在手术后8天拆除缝线。在最初的2周内,有轻微的、间断的耳痛很常见,也可出现咀嚼时耳上或耳前疼痛,如果疼痛剧烈,可用止痛药物治疗。
8.做了手术后,是不是就可以正常乘坐飞机呢?
耳部手术后尽量不要站在风口处、噪音环境下,半年内勿捏鼻做吞咽动作、游泳、乘坐飞机或其他容易改变负压的交通工具;当海拔高度变化时,可以通过嚼口香糖来刺激咽部肌肉,保持耳内压力的平衡。
9.滴耳液什么使用呢?具体怎么用呢?
一般手术后3周耳内纱条完全抽后,就可以开始应用滴耳液(氟氯滴液或氧氟沙星),每日滴耳两次,可以使耳道内的填塞物溶解,使之液化流出,将头偏向一侧,滴两滴药液于耳内,保持2—3分钟,然后将头向对侧倾斜使药液流出。
爱心告知滴耳法:
患者取坐位或卧位,头偏向健侧,患耳朝上。清洁外耳道,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,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-5滴。然后用手指轻轻按捺耳屏数次,促使药液通过鼓膜穿孔流入中耳,并保持原位,5~10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。注意:滴耳药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,过冷、过热可刺激内耳发生眩晕,甚至眼震,以免滴入后患者出现眩晕。滴耳剂勿接触耳廓或外耳道口,以免污染药液。外流的药物可用棉球或干净的纸巾轻轻擦干净。滴药时,小儿应将耳廓向下牵拉,成人则向后上牵拉。